2023年10月末,国务院正式发布了名为《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的文件,简称为“新疆自贸区。这代表了我国在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方面的新策略部署,为新疆在西部内陆和边境开放高地的建设设定了更高的标准,同时也为新疆在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方面注入了巨大的推动力。新疆自贸区的建立为新疆更好地融入国内外的双重循环,为“一带一路”的核心建设提供了支持,同时也为构建亚欧的黄金通道、我国向西的开放桥头堡以及进一步发展为国际物流的核心枢纽提供了难得的机会。
融合了多种发展要素的地区很容易变成一个文明水平较高、经济活跃度高的经济枢纽区域。一个地区在不同阶段会有多种优势资源集聚形成产业集群,而这些优势资源往往又是以创新为核心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例如,深圳在我国的成功之路上,成功地整合了政策、人员、管理和科技等多个方面的资源,这极大地激发了其活力和创新精神,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创造了奇迹。例如,苏州通过中新两国政府的合作示范项目——苏州工业园区,成功地建立了“全球领先的工业城市”和“智改数转”的模范。这些都是以综合实力为基础而形成的增长极或集聚区。新疆位于我国向西方开放的最前线,拥有“五口通八国、一路连欧亚”的地缘经济优势,并且有很多的边境陆路口岸和航空口岸;在新疆和欧洲之间,已经成功建立并运营了超过100条的国际运输线路;中欧班列的通行总量中,超过六成是通过新疆口岸进出国境的。新疆目前拥有25个民用机场、3条“西气东输”通道、26条跨境光缆以及2条“疆电外送”通道。这些设施共同构建了一个包括公路、铁路、民航、管网、通信和电网在内的“六位一体”的综合互联网络体系,已经成为连接国内和国际两大市场的关键节点。确保欧亚综合物流通道与中国的西部通道畅通无阻,以及国际物流通道的畅通,都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基础。新疆作为连接中亚、西亚和欧洲的关键节点,其“畅通内外、东联西出”的地理位置优势日益明显。利用新疆的口岸和通道优势,充分发挥自贸试验区的开放和引领作用,深化与西方国家的开放、交流和合作,加强与中亚及其他周边国家和国内关键城市的互联互通,构建西部地区的国际物流核心枢纽,将有助于新疆在国内外双循环中实现更高水平的开放、更高质量的发展,并更好地服务于构建新的发展格局。
![利用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作为基础,致力于构建西部地区的国际物流中心枢纽](https://www.susus.cn/posts/wp-content/themes/justnews/themer/assets/images/lazy.png)
在《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文档中,首次明确指出了“打造连接欧亚的综合性物流中心”的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自治区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特别强调了加速乌鲁木齐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的建设进程,并促进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的发展。同时要求积极推进跨境电商试点和示范城市创建工作。正在尝试建立“中国邮政中亚—中欧海外仓枢纽站”,以增强国际邮件交换局(交换站)的功能。完善集疏运体系。我们支持中吉乌公铁联运的发展,同时也在探索中巴多式联运的可能性,并与合作伙伴共同推进中吉乌铁路项目的建设。
与其他的自贸试验区相比,新疆自贸试验区在陆地运输上展现出了明显的优越性。以中欧的班列为研究对象,从成本效益的角度来看,班列的费用明显低于空运,并且在与海运费用基本相同的情况下,其时效比海运快了10-15天;从服务效率来看,跨境通关速度较高,通关时间短,且不需要额外增加海关监管环节。成本与运输的效率与大多数商品的运输方式相匹配,同时,国内外的全程时刻表中的欧班列也已经正式启用。因此,在现有条件下能有效降低企业运输成本并提高运行效率,从而为企业带来更好效益。预计在自贸区政策的推动下,中欧班列的运输效率将得到进一步的增强。通过建立一个流畅且安全的国际物流路径,未来有望达到“门对门”的运输模式。此外,为了进一步促进数字经济的发展,该方案建议加速数字基础设施的建设,创建一个全面的数字服务平台。同时,支持自贸试验区充分利用新疆的能源和气候优势来建设数据中心,并参与“东数西算”项目的建设,以实现算力基础设施的低碳、绿色和可持续发展。
在自贸区建设的推动下,新疆应当主动参与到西部陆海新通道的共建项目中,以加速成为西部地区国际物流的核心枢纽。积极推进国际多式联运的发展,并对国际运输的标准化体系进行优化。加大对跨境电子商务、现代物流业以及现代服务业的扶持力度,促进商贸流通国际化。为了加速发展和壮大新疆的特色优势产业,我们计划吸引一系列全球领先的知名企业集团在新疆自贸区进行落户和发展。此外,我们还将围绕一些大型的跨国龙头企业来布局产业链,目标是尽快形成一系列战略性新兴特色产业集群,包括油气生产加工、煤炭煤电煤化工、绿色矿业、棉花和纺织服装、新能源新材料等,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扩展和强化这些产业。通过实施“走出去”战略、加强与沿线国家之间的经贸合作,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体的推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始。
首先,对基础设施进行完善,并加强通道的软硬件设施建设。第二,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提升综合运输服务能力。全面而健全的硬软件基础设施建设构成了构建国际物流中心枢纽的基础支撑。要加快国家公路主骨架网络和铁路货运干线体系建设。为了进一步加强中国与中亚之间的交通走廊建设,我们需要强化中欧班列的集结中心建设,并尽速推动与邻近国家在交通设施上的标准化和统一化,同时寻找更多的交通连接方式。第二,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提升综合服务能力。我们致力于建设一个绿色、智能和现代化的物流中心,以形成一个更为流畅和便利的国际物流通道。积极培育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现代物流业基地,着力推动区域内物流资源有效整合和要素合理流动。我们可以思考提前建设关键的基础设施,加速中吉乌的公铁联运进程,探讨中巴多式联运的发展,并与中巴及中印等国家合作推进铁路项目。在此基础上积极开发境外货源,推动沿线国家间开展大宗商品贸易和加工制造,实现互利共赢的局面。除了陆地运输,我们还积极推动空中运输的建设,优化与邻近国家主要城市的航线网络连接,以弥补陆地运输的不足和弱点,从而为物流运输提供更多的选择,并高效、科学地组织“陆空”物流网络。加强对口岸的规划管理,促进通关便利化,提高进境货物查验效率。我们还需要加速跨境集疏运体系的完善,通过更全面的通道建设来不断提高对外大通道的通行效率。
其次,我们需要进一步完善商业环境,并加强国际物流中心的功能。要加大对跨境电子商务平台、保税物流园区、综合保税区等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提升通关便利化水平。利用国家的政策扶持和新疆自贸区的建设优势,进行全面的顶层设计和系统性规划,以构建高质量的工业园区,并进一步优化和加强作为国际经济枢纽的区域。第三,重点推进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完善现代物流业发展基础条件。全面而科学地规划工业园区的空间布局,同时加强园区内的电线水网、市政道路、能源和环保设施、通信和有线电视光缆的同步建设。同时加大对交通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完善交通运输网络布局,提高运输效率。考虑到三个区域的独特位置,我们应充分利用其地理优势,加速乌鲁木齐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国家综合货运枢纽和霍尔果斯边境口岸型国家物流枢纽的建设,从而更好地利用喀什国际贸易物流通道的优势。加强国际信息枢纽的功能建设,以提高国际信息化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其次,我们需要加速资源要素的共享,以促进口岸的综合功能得到提升。第四,加强口岸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物流服务能力和水平。新疆自贸区的三个区域都设有口岸,这些口岸覆盖了公路、铁路和航空这三种交通方式,并且它们都被视为关键的交通枢纽。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口岸开放的程度与水平直接决定了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进程和国家对外开放格局,因此要积极推进跨境物流等基础设施建设。根据调查研究,新疆口岸现在迫切需要提高通关的效率。因此需要在现有条件下通过完善相关制度和设施建设来提高通关速度。以中吉口岸为研究对象,首先,口岸的检测设备数量不足,无法满足实际需求;其次,由于对方的国家基础设施不完善,这大大降低了对接的效率;第三点是,商品的检验过程需要从口岸运送到距离200多公里远的喀什海关进行,这也导致了检验效率的下降。目前,我国自贸试验区正处于快速发展期,为加快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提供新动能。因此,我们必须持续地进行战略规划和整体推进,在努力提高全疆口岸的现代化水平时,首先要对自贸区内的口岸进行基础设施的完善、开放功能的拓展、科技能力的加强,确保通道的建设得当,并加强通关的一体化进程,使其走在开放的前沿。同时积极与沿线国家开展合作,实现互惠互利,促进双方共同繁荣进步。努力提高口岸的扩容和效率,增强口岸的通关能力,充分发挥各口岸的地理位置优势,持续加强口岸的经济实力。
第四点,我们需要提高对标准化的认识,并强化与外界的规则对接。国际上通行的运输、仓储、配送和加工等领域的合作都需要以相应的规则为基础。规章制度为安全提供了坚实的支撑,一个统一的标准规则有助于风险管理体系的构建,确保国家和社会的安全稳定。目前我国铁路参与国际运输主要以国内法为主,但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跨境贸易合作不断增加,对跨境货物运输提出了更高要求。由于经贸和投资等方面的规则存在差异,这给对外交流带来了一定的障碍。特别是在各方存在争议的情况下,很难达成统一的标准定义。因此,我们需要积极探索和建立适合沿边地区多式联运发展特点的业务模式和规则标准,加速与国际联运规则的衔接和标准互认,确立双边甚至多边共同遵守的一致有效约束,以推动多式联运规则标准的“走出去”。建议加强顶层设计,明确运输单证标准化工作要求,推进运输单证信息化进程,提高信息共享水平,促进跨境物流便利化。始终遵循“以用户为中心、优化客户体验”的原则,积极探索基于铁路运输单据的金融服务模式。研究赋权运单物权证明的功能,为相关的国际法规制定提供实际的支持。推进跨境电子商务试点建设,促进跨境电子商务发展,构建完善的通关体系和物流体系。新疆迫切需要依赖自由贸易区,以提高其贸易便捷性,并加强与邻近国家在经贸、投资和技术方面的合作。
![利用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作为基础,致力于构建西部地区的国际物流中心枢纽](https://www.susus.cn/posts/wp-content/themes/justnews/themer/assets/images/lazy.png)
第五,加强数字化的赋能,促进数字化和智能化的建设。加快推进区域内数字经济发展步伐。扩大西部国际物流的核心枢纽连接范围,从而提高其连接的效率。加快构建以现代信息通信技术为支撑的全球供应链体系。我们需要全方位地强化数字化创新的环境建设,以提高其对周围数字化创新生态的吸引力。推进智慧物流产业发展,构建以信息化为支撑的现代物流体系。为了构建一个数字化、科技化和智能化的高品质综合物流中心,我们需要增加财政的投入和支持,并加强数字基础设施的建设。推进现代物流产业集聚区规划布局,加快构建区域一体化大数据平台。为了提高自贸区的数字化和智能化水平,我们需要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并积极培养和引进专业的数字化高科技人才。构建区域联动、协同共建、开放共享的国际化现代物流业体系。为了确保西部国际物流的核心枢纽持续创新,并满足国际运输的新更高标准,我们需要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与交流,不断提高我们的创新能力,从而推动国际贸易经济的发展,并促进国内与国际的双重循环。
第六,积极推进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并加强与国际的交流和产业合作。在“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加强与沿线国家之间的互联互通。借助中亚区域经济合作(CAREC)等国际交流平台和多双边机制,我们专注于优势特色产业的细分发展路径,加速吸引一系列位于科技和文化创意前沿的国内外行业领军企业和独角兽公司,集结了一系列基地型、研发型、总部型、高精尖的新动能项目。第七,优化政策环境,完善支撑体系。利用新疆数字经济的发展潜力,持续推进电子商务的新模式和新业态的赋能。为了加强“一带一路”核心区域的建设,我们应遵循共建、共商、共享等基本原则,加强与外界的文化和科技交流,提高产业合作的质量,缩小文化差距,并为西部国际物流的核心枢纽建设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例如,喀什可以充分利用其地理位置的优势,发挥国际物流枢纽的最大价值。以跨境电商为突破口,推进特色优势产业转型升级,重点培育高端装备制造、现代食品加工等领域,形成产业链条完整且具有较好市场竞争力的产业集群。通过与新疆大学和喀什大学等机构的合作,我们高度重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并积极推动智慧物流的发展,以构建绿色国际物流的关键连接点。
原创文章,作者:九洲易运,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usus.cn/posts/7644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