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链物流不仅是大连市推进“四个中心”建设和高端服务业发展的关键战略之一,也是大连港提升质量和效率、实现转型发展的核心产业。更进一步,它被视为将大连港打造成现代高端服务功能综合发展的重要步骤。
在今年的10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推进运输结构调整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其中明确指出要鼓励各地开展如集装箱运输、商品车滚装运输、全程冷链运输和电商快递班列等多种联运方式的试点示范项目。”这意味着,随着国家对冷链物流重视程度的提升和相关配套政策的出台实施,冷链物流迎来新契机。——这已经成为我国近些年针对冷链物流行业发布的一个更高级别的建议文档。这无疑为冷链物流产业带来巨大商机和难得机遇。得益于一系列对冷链物流有利的政策措施,大连港这一率先尝试和提前布局的港口已经走上了冷链物流的快速发展之路,并加速朝着成为大连东北亚冷链物流中心的目标迈进。
基础设施建设优先考虑百万吨级的冷库群
鉴于冷链市场的迅速扩张和消费者需求的持续上升,我港为了更好地满足国际和国内市场的需求,从2012年开始着手进行冷链产业的布局和建设。
在过去的几年中,该集团作为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的领军企业,始终专注于冷链物流产业的发展。得益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完善的货物集散条件、密集的航线网络、丰富的冷链货源以及自贸区和保税港等政策优势,集团已经发展成为全国沿海最大规模、功能最全面、技术最先进的大窑湾保税港区冷链物流中心,也是国内唯一一个将保税港区、专业冷藏船泊位、集装箱码头和冷库群集成在同一区域的专业化冷链物流中心。大窑湾冷链物流园已经吸引了超过百家国内外的物流公司入驻,其中包括大连港毅都冷链、恒浦、獐子岛中央冷藏等知名的大型冷链物流企业。他们提供的服务范围广泛,包括水产品、水果、肉类等货物的保税仓储、国际中转、国际贸易和分拨配送。
在今年的3月份,大连港毅都冷链二期1号冷库,作为大连口岸最大的单体冷库,其仓储容量高达12万吨,正式开始了其运营活动。因此,大窑湾冷链物流园区的冷库仓储能力已经达到了40万吨,这使其在青岛、天津、上海等沿海主要港口中处于领先地位。多年来,冷库的规模一直领跑全国,预计到2020年,园区将会形成一个100万吨级的冷库群和相应的冷链物流配套产业群。
通过创新,冷链的发展速度得到了加速和提升
现阶段,冷链物流的信息技术进展较为缓慢,这大大降低了生鲜产品的品质,并导致物流的成本上升。同时,由于缺乏统一有效的管理和协调机制,导致冷链企业间信息不对称,无法实现资源共享。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该集团正在加速构建一个无缝、透明的公共冷链信息服务平台,并全力推进“互联网+”冷链物流追踪平台的建设。
冷链物流的追溯平台中,追溯系统占据了核心地位。同时,通过对各环节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实现对商品质量、流通环境及仓储管理的全面掌控,有效提高供应链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利用追溯系统,B端的客户只需出示一个单号,就能实时查看货物的口岸状况、海关检查、库存信息、金融抵押情况以及物流配送等相关数据;同时,追溯系统还能实现对生产环节和流通环节进行有效监控,并向用户反馈重要数据及分析结果。C端的客户可以根据追溯码实时获取商品的来源、加工、运输、质量检查和配送等相关信息。在产品的生产和销售过程中,追溯系统进行了全面而无遗漏的追踪,这不仅为消费者提供了可见的安全食品选项,还为企业指明了可行的改进路径。
作为该平台的另一个关键组成部分,堆场管理系统整合了堆场配置和车辆调度功能,通过物联网通信模式,实现了卡口、中控、车辆和堆场作业的网络式联动监控的可视化管理,从而加强了对内部资源和外部资源的管控能力。同时在系统架构上采用云计算体系进行搭建,并将数据存储于云端,以满足业务需求。
通过建立堆场管理系统的统一调度中心,我们可以更好地制定疏港和堆捣的可行性规则,实现任务和资源的统一分配,从而提高企业的作业效率和降低作业成本。
在未来,该集团计划以大窑湾冷链物流园作为中心,全力推进冷链物流供应链和全过程信息化平台的建设。通过创新冷链物流的发展模式和推动“互联网+冷链”项目,该集团旨在提高冷链技术和信息化水平,以实现冷链物流向更高层次和更高端的方向发展。
在多个地点进行布局,以扩大冷链物流的服务网络
在过去的几年中,该集团采纳了“立足大连、辐射东北、覆盖全国”的战略布局,成功地将冷链服务网络从北部扩展到南部,覆盖东北、华中、华南等多个地区,从而初步构建了一个网络化、一体化和互动式的冷链物流服务体系。
为了尽快达到成为东北亚冷链物流中心的愿景,该集团抓住了冷链产业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机,利用其地理位置的优势、丰富的冷链产业资源和相关的政策扶持,提议构建一个以大连为港口、沈阳东北冷鲜港为核心,并以哈尔滨、长春、通辽等城市为支撑点的东北冷链物流网络布局;计划构建一个以华东、华南、华中等地的冷链物流为核心节点的全国性冷链物流网络,旨在迅速扩展网络布局,并为大连港的冷链物流服务树立品牌形象。
目前,该集团正在进行的冷链建设项目已经覆盖了大连、沈阳、郑州等多个城市,而规划中的建设项目包括广州、北京、长春、上海、哈尔滨等城市。特别是位于沈阳的东北冷鲜港项目,它不仅是抓住东北复兴机会的关键民生项目,同时也是冷链物流网络向东北内陆扩展的核心节点。2017年9月,东北冷鲜港首次完整地完成了进口冷冻肉品的报关、报检、查验和通关流程,成功地将港口的功能复制到了沈阳。
华中冷鲜港项目是集团与河南机场集团在2016年共同合作的冷链工程,它也是全国第一个海港与空港冷链业务的合作项目。目前,该集团正在与广州港紧密合作,大力发展华南冷鲜港项目。这个项目的目标是成为华南地区最大的冷链物流中心,填补华南地区在冷链物流方面的空白,并与大连、沈阳、郑州等主要交通枢纽紧密合作,构建一个南北贯通、覆盖全国的冷链物流网络。
向海外辐射,确保国际冷链物流通道畅通无阻
在2016年的6月,大连港成功获得了全国首张国际中转水产品货物的原厂地证明和卫生证书,这使其成为国内首个能够为国际中转冷藏货物提供原厂地证和卫生证的港口,从而极大地增强了大连港在国际水产品中转港建设方面的竞争力。现阶段,面向俄罗斯、日本、韩国等主要的远洋捕捞渔船客户的国际冷藏中转业务正在逐渐显现其效果,特别是冷藏水产品等的国际中转业务正在以每年60%的增长速度迅速扩展。
为了进一步优化冷链产品的进出口物流通道,该集团持续创新其冷链运输方式,扩大其业务影响范围,并加强港区的冷链产业实力。在“一带一路”政策的推动下,集团于2016年3月成功推出了全国首个冷藏集装箱班列,这标志着“国际海运+冷藏班列+公路短驳”多式联运新模式的诞生,有效地填补了中国铁路在不使用动力运输冷藏集装箱货物方面的技术空白。基于此,同年的8月,全国首次推出了全冷藏的过境班列,目的是将河北的鲜梨、广东的蜜柚、山东的大蒜等冷鲜货物运送到俄罗斯。与之前的运输方式相比,这一新模式的运输时间缩短了60%,从而为中俄之间建立了一个稳定、高效和便捷的冷藏产品贸易新的物流通道。同时也为今后发展冷链集装箱运输奠定良好的市场环境和技术条件。在去年的4月份,该集团通过海洋联盟的美西至大连直航航线,成功地建立了从西雅图到大连的“冷藏精品快线”。这条航线使得冷藏货物的全程运输仅需12天,相比之前通过香港、釜山等港口中转的方式,全程时间缩短了40%。同时,与空运相比,物流成本也节约了超过40%。这不仅确保了食品的新鲜品质,还显著降低了物流运输的总成本。
目前,每年从大连口岸进口和出口的冷藏集装箱数量超过20万标准箱,而进口的水果、冻肉等冷藏产品的市场份额多年来一直保持在全国的领先位置。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鲜活农产品需求不断增加。菲律宾的香蕉、智利的车厘子、澳大利亚的牛肉、俄罗斯的狭鳕鱼……大连港成为了大量“进口”和“出口”的水果、肉类、海鲜的分拨和转运地,销售到广大的国内市场,成为了民众餐桌和“菜篮子”中的常见食品。
原创文章,作者:九洲易运,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usus.cn/posts/7587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