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记者在交通运输部举办的2020年中国航海日专题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下,水运行业坚定地推进疫情防控、复工复产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工作。一是加快恢复水上交通供给能力。自4月起,水上运输行业的关键指标持续向好,港口的货物吞吐量在连续三个月内实现了正向增长,基本走上了正常的发展路径。
部门的新闻发言人以及政策研究室的主任吴春耕阐述,7月11日标志着第16个中国航海日,而今年的核心活动是“共同努力确保国际物流的流畅”。该活动始终遵循“热爱祖国、睦邻友好、科学航海、兴海强国”的核心理念,并以“疫情防控、线上为主、主题突出、务求实效”为行动准则。活动旨在推广丝路精神,传承航海文化,确保国际物流供应链的稳定和畅通,从而更好地服务于“一带一路”倡议、海洋强国和交通强国的建设。
易继勇,部水运局的副局长,指出,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下,水运行业已经发布了针对港口企业、客运站和船舶的疫情防控指南,以及分区分级防控指南,并发布了关于分区分级以确保水路运输安全的通知;二是加强对重点物资生产供应单位复工复产指导。其次,我们将与相关部门合作,暂时免除进出口货物港口的建设费,对船舶油污损害赔偿基金进行减半征收,同时降低港口部分的经营服务性收费标准,以促进物流成本的降低;同时加强水上交通安全管理,强化应急准备工作。第三点是要及时处理与企业、船舶和船员有关的证书延迟问题;第四点是,对于运输防疫物资和关键生产生活物资的船舶,我们实施了“四优先”策略:优先过闸、优先引航、优先锚泊和优先靠离泊,以协同解决滞港冷藏箱的疏运问题;第五点是,我们积极促进港航公司的复工复产,确保了港口和水运网络的正常运作,以及国际物流的顺畅。
易继勇阐述了对水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持续深化以及对水运绿色智慧发展的积极推动。他指出,在未来的发展中,水运行业将持续遵循“开放为先、海运为先、内河升级、追求卓越”的策略,努力加速交通大国在水运领域的建设,研究并制定水运高品质发展的指标体系,确保在建设交通强国的过程中始终走在前列。
曹德胜,部海事局的局长,分享了从今年4月1日到6月30日的数据。在这段时间里,全国共完成了49900次国际航行船舶中国籍船员的换班工作,其中25137次是换班上船,24763次是换班下船,平均每日换班次数为549次。他说,当前我国海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整体水平都有了很大提高。4月的日均换班人数为344人次,5月的日均换班人数达到638人次,而6月的日均换班人数为600人次。
“目前看来,船员的换班问题已经变得相对正常,整体趋势是向好的,而在整个换班的过程中,我们都保持了安全和有序的状态。”曹德胜表示,截止到6月底,包括国内在内的国际航运船舶的船员换班程序已经正式启动,整个流程都是安全且有序的。
上海市交通委员会的一级巡视员蔡军分享,为了纪念中国航海日,7月10日,上海地铁12号线推出了名为“航海号”的专列。据悉,这是国内首条专门服务于海上交通安全的城市公共交通工具,也是首个面向公众提供航海知识普及与教育活动的政府主导项目。从11日开始,如中国航海博物馆和航海邮局这样的涉海文化场所将对公众免费开放;同时,还向公众提供海图查询服务及相关科普教育活动。在7月31日之前,上海白玉兰广场将展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成果,包括图片、视频和实物等多种形式。
在新闻发布会上,吴春耕、曹德胜、易继勇和蔡军针对水运行业的复工复产达产和防汛救灾等议题,对记者提出的问题给予了回应。
原创文章,作者:九洲易运,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usus.cn/posts/7573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