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交通运输部发布了名为《综合运输服务“十四五”发展规划》(简称《规划》)的文件,其中明确了在“十四五”计划期间提供综合运输服务的整体标准、核心目标、工作职责以及必要的支持措施。其中,“完善现代物流网络布局和枢纽体系,推动形成多层级衔接协调、高效运转、绿色低碳、安全便捷、智能融合的现代化物流业发展格局”是重点内容之一。《规划》的推出,对于更好地分配运输资源、加速交通大国的建设,以及提高综合交通服务水平和推动经济社会进步都具有深远的影响。
强调通过协作来支持综合运输的一体化进展综合运输服务体系的核心目标是协调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的相互关系,这包括纵向的零距离换乘、无缝化的衔接以及横向的运输结构优化,这两类内容既有所不同,又相互关联。我国目前已形成以高速铁路为骨干,公路为主干、航空为辅的多层次、立体化综合运输体系。《规划》在诸如枢纽建设、联程联运以及运输结构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全面布局,以促进各种运输模式之间的协作和一体化进展。
在硬件设施和软件连接方面都给予同等重视,以优化综合交通枢纽的建设。构建以铁路、公路为主干、多种交通方式共同发展的立体交通网络,实现各种运输方式优势互补,提高交通运输效率。交通枢纽充当着各种运输模式和线路网络的交汇点,它是连接各种不同要素最为紧凑的连接纽带。我国交通运输发展已进入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的新阶段,构建多层次的综合交通枢纽体系将成为促进区域一体化的重要手段之一。《规划》对于多种交通方式之间的设备连接以及系统服务的整合都提出了双重标准。客运枢纽需要加速各种交通方式场站的集中布局、空间共享、服务协同、立体或同台换乘,同时也要鼓励不同的运输方式共建共享售取票、乘降、驻车换乘等设施设备;在构建以轨道交通为骨干的城市快速交通系统时,应优先考虑铁路客运站及其他重要交通线上设置客货集散与中转车站。在综合货运枢纽的建设过程中,不仅需要强化枢纽港站的集疏运体系和联运换装设施,还需要全面考虑枢纽的转运、口岸、保税、冷链物流以及邮政快递等多方面的功能。
通过将组织创新与政策扶持紧密结合,可以有效地推动联程联运的发展。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货物运输需求日益增长。联程联运旨在为旅客和货物在各种不同的运输途径之间提供全面的规划和一体化的组织服务,它是推动多种交通方式有效融合的关键手段。《规划》将货物多式联运和旅客联程运输作为主要的组织焦点,并依赖于政策和规范的制定作为支撑,共同推动联程联运的进一步发展。货物多式联运提出了一种创新的发展模式,即“干线多式联运+区域分拨”,旨在构建一个空中、水上、地面和地下多式联运的综合协同网络;旅客联程运输策略强调了基于智能设备的“一站式”出行服务的发展,并加速实施跨交通方式的双向或单向安全认证等措施。通过整合铁路货运资源,建立多层级综合货场体系,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服务水平,促进我国多式联运健康快速发展。为了与服务功能保持一致,《规划》在制度保障方面明确指出,需要进一步推动多式联运和旅客联程运输的发展支持政策,加速标准的研究和修订工作,并加强不同运输方式的设施、设备、信息和服务等方面的标准规范之间的衔接。
充分利用各种运输手段的相对优势,以加速对运输结构的优化和调整。要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发挥铁路、公路、水运等各种运输方式的特点和优势,促进多种运输方式协调发展。各种不同的运输模式都有其独特的优势,为了构建一个综合的运输服务体系,我们需要对运输结构进行深入的优化和调整,确保各方面的协同合作和均衡的发展。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突出重点、协调配合”的原则,进一步完善铁路、公路、水路等各种交通运输方式之间衔接配套机制。《规划》为各种运输手段在进行结构调整和优化时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和重点。
在道路运输这一领域,我们需要增强道路货物运输的组织化和集中化,并最大化地利用其在枢纽集疏运上的相对优势;在水运行业中,我们鼓励大规模推进内河集装箱运输和江海(河海)直达运输,以增加航运枢纽的水到水的转换比例;在铁路运输领域,明确规定了沿海和内河主要港口的关键港区应基本接入集疏港铁路,而对于新建或迁移的大宗货物运输量超过150万吨的大型工矿企业和物流园区,则建议同步规划和建设铁路专用线。
着重于构建多层次的客运和货运服务系统综合运输服务的核心目标是满足国家经济增长和人民对更好生活的不断追求。随着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综合运输服务领域面临着新形势、新任务,迫切需要加快推进相关制度创新。《规划》在设计时深入考虑了国际与国内、主要干线与次要支线、城市与农村的各种独特运输需求,并结合各种运输模式的技术和经济特点,提议建立一个多层次的客货运输服务体系。
新型城镇化空间得到了客运服务系统的有力支持。在我国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如何更好地发挥客运服务功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规划》设定了一个目标,即加速构建一个覆盖都市区1小时通勤、城市群2小时通达、主要城市3小时覆盖的“全国123出行交通圈”。该规划从城际客运服务、城乡客运一体化和城市出行服务三个方面出发,旨在创建一个以全链条快速化为导向的城乡客运便捷运输服务网络。在此基础上,提出要建立区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完善与之相适应的配套设施和服务体系等保障措施。在此背景下,城际客运的目标是构建一个以高铁和航空为核心,具有大容量和高效率的城际快速客运服务体系,从而基本完成城市群内2小时的交通循环。
货物运输服务系统增强了对流通结构和行业的服务支持。提高运输效率和服务质量,降低企业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推动现代物流业健康发展。交通运输为经济活动提供了必要的流通支持。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加速推进,社会生产生活对于货物运输需求日益旺盛,物流业将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规划》旨在快速构建一个“全球123快货物流圈”,其中包括国内1天送达、周边国家2天送达和全球主要城市3天送达。该规划从国内和国际两个角度出发,旨在构建一个高效集约的货运和物流服务系统,以及一个安全流畅的国际物流供应链。在此背景下,城市货运部门建议完善一个以综合物流中心、公共配送中心和末端共同配送站为基础的配送网络体系,以促进城际主干道运输与城市末端配送之间的有机连接。
强调整合是推动经济和社会进步的关键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我国的交通运输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联系正在经历深刻的转变,两者之间的融合、相互促进和共同进步的趋势日益明显。为适应这一变化,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文件推进交通运输和旅游业深度融合发展。《规划》明确指出了综合运输服务的未来发展方向,包括交通运输与旅游的融合、交通运输与物流的整合以及交通运输与产业的协同服务等多个方面。
重视交通与旅游的整合,以促进旅游行业的增长。近年来,我国在推进交通运输业改革中取得了重要进展。交通运输不仅是旅游业成长的根本支柱和先行条件,而且在推动和促进旅游业的发展方面起到了显著的作用。当前我国旅游业正处于转型升级时期,传统观光型旅游逐渐向体验体验型转变,以游客需求为主的现代休闲度假旅游正在兴起,这要求交通设施必须不断优化。《规划》明确表示,通过优化旅游交通网络、推出创新的旅游交通产品和提供精确的交通运输服务,可以为旅游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有利的基础环境。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升旅游交通服务水平,优化旅游出行结构。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需要加速运游的融合进程,并启动专门针对运输服务与旅游融合的行动计划。我们致力于创建一个融合了运游的高品质站点,并推出了“车票+门票+酒店”的一站式服务解决方案。此外,我们还推出了一系列水上文化旅游的示范航线,并有序地发展了慢行火车、旅馆列车、低空飞行和游艇旅游等多种体验式交通旅游服务。
现代流通体系得到了以交通运输和物流整合为中心的支持。构建“两纵四横”综合交通网络是国家实施交通强国战略、促进物流业健康有序发展的重要举措。一个健全的综合交通网络能够消除时间和空间的障碍、增强区域之间的合作、支持现代化的流通结构,并有效地促进经济的流通。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存在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影响了现代流通体系的构建。《规划》强调了需要充分发挥综合运输服务的整体效能,构建一个功能齐全、立体互联、陆海空一体化的运输网络,以促进交通运输与现代物流的融合发展,从而支持现代流通体系的建设。在国外运输层面,《规划法》明确了交通与物流融合的基本要求。在国内的运输策略中,《规划》基于区域的视角,重点考虑了干线货运、城市货运和农村物流这三大领域的核心任务;在国际运输领域,《规划》针对各个运输行业的发展难题和痛点,将海运全球服务网络、中欧班列的高品质发展、航空货运服务以及国际道路运输的便利化作为其核心任务。
通过交通运输和产业合作服务,确保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性。为推进交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重要支撑。交通运输作为连接生产与消费两端的关键环节,对于确保产供销运输的高效衔接和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性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当前经济新常态下,加快推进“一带一路”战略实施,对我国交通运输行业提出更高的要求。《规划》强调了交通运输与产业整合发展的微观业态模式创新,并加强了运输服务向物流和供应链的扩展。同时,在推进方式上采取分类引导措施,促进多种交通方式共同发展。例如,干线货运正在推动物流公司向多式联运经营者和物流全链条服务提供商进行转型;在农村物流领域,鼓励运输公司进行跨行业的合作联盟,以促进“种植基地+生产加工+商贸流通+物流运输+邮政金融服务”的综合农村物流服务体系的建立;公路水路客运促进城乡公交互联互通、共享共治,实现城市公共交通与乡村公共交通工具优势互补,形成绿色低碳出行方式。为了实现专业化物流,我们需要促进寄递物流与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以及跨境电商的深度合作与整合;国际寄递物流服务需要推动寄递服务与跨境电子商务的联合发展,并鼓励寄递企业与先进的制造和科技企业共同“出海”。
我们应该从交通的角度来看待交通,而不是仅仅局限于交通本身。《规划》在总体上成功地融合了专业性和开放性,其体系结构完善、逻辑结构严谨,并且与国内外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趋势保持一致。
原创文章,作者:九洲易运,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usus.cn/posts/7570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