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划大规模的物流中心建设,并特别关注智能物流和冷链物流的布局
近期,一系列重要的规划如《“十四五”现代流通体系建设规划》相继发布,这些规划明确了物流体系建设的具体任务。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都在积极谋划和推进现代物流体系建设工作。在地方层面,新的物流体系建设蓝图正在被密集地绘制,其中包括大型物流枢纽的建设等重大工程的建设路线图已经开始显现。此外,冷链物流和智能物流等也已经成为了重点发展的领域。
顶级的设计方案接连被制定出来
最近,《“十四五”现代流通体系建设规划》正式向公众发布,它为现代流通体系的建设提供了战略性的布局和全面的规划,并列出了一系列实际可操作且能够实施的关键任务。在国家层面上首次明确提出了推动物流业高质量发展的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在“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体系”这一章节中,我们专门讨论了如何构建现代物流的基础设施网络、探索新的物流服务领域和模式、培养充满活力的现代物流公司、提高国际物流的多样性竞争力以及强化高效的应急物流体系的建设,这五个方面都是我们需要明确的具体任务。
除此之外,一系列如《现代综合交通枢纽体系“十四五”发展规划》、《绿色交通“十四五”发展规划》和《“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等综合性规划也相继发布,这些规划都是为了明确物流建设的一系列目标和任务。
张国华,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贸易司的副司长,明确指出,在“十四五”计划期间,将聚焦于构建现代化的物流基础设施网络,并加速国家物流枢纽的布局和建设,以形成全国主要的物流设施网络。推动重点领域物流资源要素向中西部地区倾斜。对城市的配送设备以及县和乡村的快递物流配送系统进行完善。推动区域内主要交通枢纽和重要节点的现代化物流园区建设,形成一批高水平综合配套的区域性国际货运中心或保税物流园区。积极推动国家核心冷链物流基地的布局和建设,以形成一个完整的冷链物流核心网络。推动形成多层级的物流园区和集疏运系统,提升我国区域现代化综合交通枢纽功能。为了更好地拓展物流服务的新领域和新模式,我们将加速铁路快运基础设施网络的建设,并开始实施高铁多样式、大批量快件运输的试点项目。加强农村地区现代物流业与电子商务融合发展,推动“互联网+”在农业和农村经济中的应用。积极推行集约化、智能化和绿色的物流发展策略。
现代物流体系的升级工程项目也逐渐显露其重要性。加快构建综合交通枢纽网络和区域一体化发展格局。依据《“十四五”现代流通体系建设规划》这一专栏,在“十四五”计划期间,预计将推动大约120个国家级物流枢纽的布局和建设。推动建立完善的物流标准和法规制度。计划建立大约20个作为国家物流枢纽的经济示范区。加快构建综合交通运输网络。积极推动铁路(高铁)快运物流基地的建设进程,并对铁路场站的物流设施进行全面改造。完善航空物流园区体系,加快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和产业发展格局。鄂州的专业货运枢纽机场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目标是建设一系列达到国际顶尖水平的空港型国家物流中心。完善“互联网+”物流服务功能,实现从末端配送向供应链管理转变。致力于培养一系列在国际舞台上具有竞争力的现代化物流公司。我们致力于构建一个智能化且高效的邮政快递网络,并积极支持智能信报箱和智能快件箱的推广。
关于国家物流枢纽的建设,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的通知,有25个枢纽被列入“十四五”首批国家物流枢纽建设的名单中,包括东部地区的8个、中部地区的6个、西部地区的8个以及东北地区的3个。
北京物资学院国际学院的副院长陆华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指出,利用国家物流枢纽的优势,可以构建一个“通道+枢纽+网络”的物流运营体系。这将有助于优化和重构东、中、西、南、北三个区域之间的跨区域物流运行系统,并加速多式联运和多种形式的铁路快运等新型运输方式的发展。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建立一个以中心城市为核心,以多层级公路主干线为主干,多种交通模式共同作用的综合交通枢纽体系。这将有助于推进物流行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造一个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物流运行环境,构建一个辐射范围更广、集聚效应更强、服务功能更优、运行效率更高的智能、绿色、便捷、高效的现代物流枢纽网络体系。
“随着区域的主要战略和协调策略的执行,物流资源将逐渐向城市群、都市圈以及中西部地区集聚和转移。这将形成一个以国家物流枢纽为中心,多种运输方式作为通道,并得到国家主要冷链物流基地、示范物流园区、多式联运场站、城市配送中心和物流末端网点等支持的‘枢纽+通道+网络’的物流运营体系。”何黎明,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的会长,发表了声明。
“目前,国家物流枢纽在多个区域都有布局,包括陆港型、空港型、港口型、生产服务型、商贸服务型、陆上边境口岸型等多种类型,这有助于整合区域的仓储设施、交通网络、运力等物流资源,发展枢纽经济,打通国际物流通道;也有助于提高物流体系的运行效率,支持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运行,对区域内其他产业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支撑、带动和引领作用。”无锡数字经济研究院的执行院长吴琦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吴琦认为,随着对基础设施的适当超前投资,与物流相关的战略关键通道、物流中心和冷链物流设备的建设速度将会加快。
在多个地点密集地规划建设的施工图纸
最近,福州市公布了其“十四五”物流行业的发展蓝图,目标是将福州打造为国家级的物流中心,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一个与外界连接、城乡合作、区域协同、智能互联和绿色低碳的现代物流体系,从而显著提高其智能化、数字化、平台化、国际化和绿色化的水平。
在《广州市“十四五”现代物流枢纽及产业发展土地利用规划》的征求意见稿中,建议构建一个“5+10+N”的物流枢纽体系。该体系将以特大型物流枢纽作为湾区的核心,大型物流枢纽作为城市的极点,以及若干物流骨干节点作为片区中心和配送节点作为社区终端,形成一个四级的物流和供应链体系。这个体系将包括5个特大型物流枢纽、10个大型物流枢纽和N个物流骨干节点。
从各个地区的规划来看,除了建设大型的物流中心外,冷链物流和智能物流也被视为主要的布局焦点。福州提议创建一个在全球范围内有影响力的国际冷链物流中心”。深圳主张构建一个高效且集约的全球物流中心城市。积极推进智能物流、环保物流以及冷链物流的发展。
吴琦的观点是,各地的物流规划有三个显著特点。首先,它们都是基于本地的地理位置和产业布局。例如,兰州把全面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作为核心,同时以推动兰西城市群的发展为动力,加速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的建设进程;重庆紧紧围绕着打造西部国际综合交通枢纽和国际门户枢纽的目标,持续推行五年高铁建设行动方案和“850+”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计划。
其次,强调了数字化和绿色化的重要性,促进了数字化技术在物流行业中的整合应用,从而减少了港口的能源使用和环境污染。例如,天津已经提出了建设世界顶级的智能港口和绿色港口的目标。
第三个重点是推动集约化和集群化的发展,目标是构建区域性的物流枢纽集群,以促进各种物流元素和设备的集中和网络化,从而提高服务的协同性和管理的精细化水平。四是积极推进城市间的资源整合,形成优势互补的发展格局。例如,北京建议以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的建设为核心,加强创新链、产业链和供应链的协同合作,以促进北京空港、陆港和天津港之间的规划对接和整合。
努力提高现代物流公司在国际上的竞争实力
行业专家普遍认为,在“十四五”计划期间,我国的物流行业将面临一个全新的战略发展机会。因此,有必要加速现代物流体系的建设,并努力培养和壮大具备国际竞争力的现代物流企业。
实际上,这一点也在多个地区被纳入了“十四五”现代物流业的发展规划之中。在这些规划和政策指引下,一些省市已经开始了对物流业转型升级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显着成效。以贵州省为例,他们设定了一个目标:到2025年,营业额超过亿的物流公司将达到25家,而在区域内具有竞争力的大型综合物流公司将有5家,而A级物流公司的数量将超过100家。
吴琦持有这样的观点:要培养出有竞争力的现代物流公司,我们必须对物流行业的法律和标准进行完善,加速建立国内统一的大型市场,并创造一个公正和公平的商业环境。应进一步深化财税金融政策改革,加大对物流企业的税收优惠力度。我们应当鼓励和支持那些满足条件的物流公司,通过合并、合作、上市融资等途径来整合其资源,并促进技术和商业模式的创新。应建立以“互联网+”为核心的供应链管理理念,提升供应链管理水平,打造高效协同的智慧供应链。我们应该加强数字化赋能,促进物流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同时鼓励和支持电子商务的新业态和新模式。
陆华提出了几点建议,首先是进一步深化物流行业的改革,以便为物流企业的创新成长和资本的有序流入创造有利的环境预期和发展环境。在“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要加快建立与国际接轨、服务全球供应链体系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推动物流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之一,实现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其次,我们鼓励和支持那些满足条件的物流公司,通过合并、重组、上市筹资和联盟合作等策略来更好地整合资源,进一步扩大其业务范围,并进行技术和商业模式的创新。进一步完善物流行业准入制度,推进物流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第三点是增强政策的扶持,鼓励社会资本投入到物流公司的高品质发展项目中,并指导金融机构为国际物流公司提供更多的信贷援助。同时,要积极推动各类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和民间金融在物流企业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第四点是,我们需要加速建立一个既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又具备先进性和成熟性的物流国家标准。
原创文章,作者:九洲易运,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usus.cn/posts/757073.html